![]() ![]()
佛跳墻身世揭秘
佛跳墻,又名福壽全。關于佛跳墻的傳說有很多種,其中有一傳聞,說是清朝道光年間,福州一官員宴請福建布政使周蓮,席間有道叫做“福壽全”的菜,周蓮吃后甚是滿意,回到家后命自家廚師效仿著做。后來廚師離開布政使衙門后自己開了家店,在一次文人聚會上送上了這道菜,遂有人賦詩曰:“壇啟葷香飄四鄰,佛聞棄禪跳墻來”,從此,這道菜便以“佛跳墻”聞名于世。 ![]()
©️《食神》 不論傳聞是真是假,但是一句“佛聞棄禪跳墻來”可謂是將“佛跳墻”的美味形容的淋漓盡致。 到底是怎樣一道美食,能讓高僧嗅之垂涎三尺,頓棄佛門多年修行,只為一嘗“滿壇香”呢? ![]()
最傳統的佛跳墻的原料有幾十種:海參、鮑魚、魚翅、干貝、老母雞、鱉裙、鴿蛋、魚肚、花膠、瑤柱、鴿子、排骨、筍等等。融合了 十八道主料,十二道輔料 ,涵蓋了各種山珍海味,煮出來的湯濃鮮美,活血舒筋、滋陰補身。 ![]()
©️《食神》 不止是原材料的昂貴造就了傳世美味,同時它的制作步驟也是十分繁瑣。 想要將佛跳墻中的每一味都充分展現出來,要先將這些食材分別制成一道菜,最后匯集到一起,倒入熬制許久的高湯和正宗紹興老酒,文火煨制十幾個小時以上, 才能讓這道菜中的每一道原料的口味和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,一道菜有著頗多層次的口感,難怪連佛都啟動凡心,把持不住自己。 豪門與寒門的恩怨情仇 但其實很多人看到這里仍會有個疑問, 佛跳墻和東北大亂燉之間有什么區別嘛? 感覺都是放進一個鍋中燉煮,但為什么一個可以作為國宴菜品,一個則是家常菜呢? 首先 從食材上區別 ,東北大亂燉多是選擇一些普通的菜混在一起;佛跳墻的原料則是一些十分有營養、大補的東西。當然除了食材的不同,最重要的是 燉煮的器具 也不同, 東北亂燉用的是家中常見的砂鍋,而佛跳墻選用的則是陶瓷類器具 。陶瓷類器具具有很好的保溫作用,能讓人在吃的時候始終保持一個較熱的狀態,同時食物也更新鮮。 沒有內功怎么辦 ![]()
![]()
©️《食神》 《食神》中唐牛憑借深厚的內功,使得本來要燉七七四十九個小時的佛跳墻,在兩分鐘內就完成了。沒有深厚內力的我們該怎么辦?迫切想要一嘗“佛跳墻”的鮮美,又不想這么麻煩,這么多工序?想要10分鐘就在家享受一份“滿漢全席”?
|